JKP设计的150米高魏桥创业集团总部位于深圳前海经济区的重要位置。集团的旗舰陈列室和及其公共设施位于首层,上部楼层为总部总部空间。大楼极具标志性,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,大楼都会从城市背景中脱颖而出。大楼的设计过程充满理性思考,随着建筑师、结构工程师以及其他顾问团队的分析、讨论,设计和修改,方案才逐渐呈现。大楼的形体设计源于对周围环境、空间和魏桥集团的企业形象的研究分析。大楼不仅有自然阳光和新鲜空气,还满足了周围广场的人流与活力。
大楼的设计理念源于场地所处位置。紧挨场地的是宝安两条重要道路—金科路和海秀路,场地紧邻宝安大桥,可直接通往附近的宝安滨水公园。一座人行天桥在东边挨着场地南北向穿过,是宝安城区和前海湾之间重要步行通道,体现深圳作为花园城市的各种景观设计特点。建筑体量被分成东西两部分,分别朝向海洋景观方向和城市景观方向。东部体量自底部向上扭转,往上层靠拢,极具特色,在大楼和人行天桥之间建立视觉和流线联系,融入城市肌理,创造了城市归属感。此外,在大楼楼板外围有横向遮阳板,与底部的人行天桥一同形成水平感。大楼前布置了开放广场,形成入口空间,将人们引入大楼。进入大楼便来到一个巨大的中庭空间,贯穿整个塔楼的下部。几个空中花园和天桥穿插中庭,以便为员工和访客沟通交流,在大楼内部打造了一个垂直花园。
在地面层的功能多样化,丰富了大楼的业态。商业零售空间被引入并分布在地下、首层和裙楼之间。这些地面层之间的室外交通被设计成一个连续的垂直景观,直接将公共楼层与人行公共天桥网络连接起来。大楼底层空间围和成一个新的公共广场,供人们坐下来休息放松。
设计要求是提供灵活的办公空间,同时考虑到未来可能不同的空间需求。结合空间需求,我们选择了斜肋结构,在办公室总部的下部引入建筑外部斜交结构,为上部办公空间提供最大空间灵活性。与传统的梁柱建筑相比,斜肋结构有更高的结构效率。外部斜肋结构承受建筑物的重力载荷,而建筑核心筒吸收建筑物的横向载荷。这种大胆的结构设计为无柱的办公空间提供了无限的可能。立面上反复出现的菱形格纹也为前海湾的天际线增添了新的颜色。
巨大的中庭可引入大量自然光照亮室内空间,室外的清洁空气可穿过24层高的中庭带来被动式自然通风。此外,中庭和空中花园的玻璃面板采用双层超白低辐射涂层玻璃,可以减少内部空间对人工光源的依赖。中庭空间引入了多个公共花园,可作为员工的社交和休息空间。花园中还种植了植物,清洁内部空气,营造舒适氛围。中庭空间的顶层是花园层,将建筑分为上下两部分,同时引入了公共功能,如茶馆和展览空间,以满足魏桥集团及其贵宾的需求。
大楼中总部办公层中核心筒处于靠近中庭的偏心位置,这样可创造无柱空间,使办公层平面灵活性最大化。办公楼层以三层为一组,办公楼层与中庭花园靠楼梯互相连接,这将进一步促进位于不同楼层的不同部门之间的内部沟通和协作。
大楼顶层的楼层是给魏桥集团配备的行政套房,可从下面的办公楼层乘坐VIP电梯到达,为魏桥集团提供全方面的服务。每层楼都分为两间行政套房,提供最大的舒适度、最好的生活质量和壮丽的海景。每个套房都有一个专用的VIP电梯,可以直接从地下停车场进入房间,保障隐私和便利。套房的布局及其设计让室内能有良好的自然通风,并同时保障180度无敌视野。
大楼融入多种高科技设备,给大楼提供最大的舒适度同时减小能耗。幕墙中运用了封闭式空腔幕墙,保持全玻璃立面的视觉品质:大全景、充足的采光和极致的工艺美学,同时满足季节性变化的内部气候需求。在封闭式空腔幕墙空腔中置入百叶,减少太阳能热传递,同时隔声降噪。幕墙不仅提供了舒适的内部微气候,还减少整栋楼的能源需求和碳排放。大楼还选择了冷冻梁冷却系统,可进一步降低能源需求。冷冻梁系统的另一大优点是办公环境可以有更高的室内净高,更多的阳光可照射进入办公空间,营造更舒适的工作环境。办公总部的屋顶露台有助于减少热岛效应,增加绿化,改善自然通风。大楼外立面有横向遮阳板,保护室内空间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,减少办公空间的太阳眩光。遮阳板的表面积很大,可以安装太阳能板,以利用热带气候条件下最有效的绿色能源。
魏桥创业集团总部旨在打造企业独特形象,树立城市新地标,象征着魏桥集团未来的成功和成长,成为中国创新可持续建筑的典范。